這次補收大學生個案,用CPDT評估他們時,發現了二個有趣的策略行為:
1. 題目頁面開始時,將觸控筆指著第一個亮的圓圈,然後再記接下來的亮燈順序。當答題頁面出現時,就直接從剛才指著的地方開始!只是這樣其實也不一定能增加記憶廣度,因為後面的亮燈順序不一定能記得住。
2. 將所有的圈圈用數字編號,然後用背數字的方式記住位置!這個策略可以增加2個記憶廣度(7到9)! 或許可以跟盧以分享一下大學生的這個策略行為,因為上次她提及三角形比較不好記住位置。但我想這個策略行為比較可能出現在大學生身上(比較會想方法)。
後續或許可以分析一下16位大學生(8位男生和8位女生)在CPDT的三次分數,看看以上二個策略行為是否增加隨機測量誤差或練習效應。
或許可以「特地」請學生找策略,若有具體策略可增進表現者,給予特別獎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