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主題介紹:
1. 傳統臨床中風平衡評估工具的主要限制:
(1)
項目難度範圍有限,容易產生地板效應(缺乏較簡單的題目)或天花板效應(缺乏較難的題目)。如:Berg Balance Scale雖常用於評估中風病患的平衡功能,但因項目本是用來評估老人是否容易跌倒,所以題目最簡單是「維持坐姿(不靠背)」,最難是「單腳站」,故用於評估中風病患的平衡功能稍嫌不足。
(2)
評估流程標準化,故每個項目皆須施測,造成施測時間長。然而,並非每個項目都接近個案能力,而這些跟個案能力有差距的項目其實無助於推測個案能力,反而造成個案和施測者的負擔。
總結:上述二項限制可能導致臨床人員無法獲得精準的評估結果,反而使得臨床作業效能不佳。
2. 改良傳統臨床中風平衡評估工具之重要性:促進評估的精準度及效率,可於短時間內精準獲得個案平衡能力或缺陷等相關資訊,節省臨床的時間及人力成本。
3. 改良方法:以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和電腦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等現代測驗理論/技術發展評估工具。
二、目前進展與成果:
1. IRT-based平衡評估工具與傳統平衡評估工具之比較
(1) Balance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Balance CAT) vs. the 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PASS)
二項評估工具的反應性和預測效度相似:反應性皆為高度(effect
size=0.87-0.90),預測mobility的效度皆為高度(r=0.67-0.77),預測ADL的效度皆為中度(r=0.44)。
(2) the
Hierarchical Balance Short Forms (HBSF) vs. PASS
HBSF的反應性高於PASS (SRM: HBSF=1.61;
PASS=1.23),預測效度則二者相似 (預測mobility: r=0.65-0.73; 預測ADL: r=0.35-0.42)
2. 二種IRT-based平衡評估工具比較(short
form vs.CAT)
HBSF vs. Balance CAT
HBSF的再測信度與施測者間信度皆高於Balance CAT,如下表所示:
HBSF
|
Balance CAT
|
|
再測信度
|
ICC=0.95
(0.89-0.98)
|
ICC=0.90
(0.83-0.94)
|
施測者間信度
|
ICC=0.91
(0.85-0.95)
|
ICC=0.84
(0.74-0.91)
|
總結:IRT-based的評估工具基本上比傳統評估工具適用於臨床,因為一些重要的心理計量特性跟傳統評估工具皆差不多,或者更好,但施測時間反而較傳統評估工具時間短。然而,CAT較short form的信度差,其可能原因為:施測項目平均較少,如:Balance CAT施測項目平均3-4題,較HBSF(6題)少。
三、可能之後續研究:
Balance
CAT & HBSF matching:每位個案皆接受HBSF和Balance CAT的評估,然後確認以不同short form評估個案之Balance CAT分數範圍為何。之後可用cluster analysis再分類每一個short form上的個案表現(也跟Balance CAT分數對照),建立臨床可參考之治療目標選項。
四、目前發展上遇到之困難:
CAT理論上較short
form更針對個案能力選取適合之項目評估,但結果卻是信度較差,可能是因為題庫項目還不夠多,所以目前偏multi-stage
CAT模式的組合就固定幾種而已。
五、可能之解決之道:
以多向度CAT增加Balance
CAT之信度:將Balance CAT合併其它CAT,如:ADL CAT、CAT-FM,以多向度CAT的方式呈現。利用向度之間的相關,如:平衡與日常生活功能,或平衡與上、下肢動作控制之間的相關,以提供額外之資訊,進而提升評估之精準度。
六、與會專家學者之名單(暫定)
謝清麟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職能治療學系 教授
研究專長:心理計量學、醫療結果評量、中風職能治療
陳柏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副教授
研究專長:測驗評量、心理與教育統計、電腦化適性測驗
蔡沛潔
新光醫院復健科 職能治療師
專長:生理、小兒職能治療
臨床經驗:13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