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定何者為重點。在有限時間內,把重點告訴大家。如:介紹HBSF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首先還是要先將HBSF仔細介紹給大家,並把它的特色突顯出來(如用階梯圖表示HBSF),聽眾才會想知道接下來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
2. 將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轉換成臨床可了解的資訊。如:信度/效度/反應性各自的臨床應用為何,這些心理計量特性的驗證結果能如何運用到臨床。
3. 多用圖呈現結果。如:內在反應性結果可用boxplot,外在反應性/預測效度結果可用scatter plot呈現。
4. 刪去多餘/重複的字句,呈現簡單扼要的內容。
5. 增加臨床意義(如何和臨床連結)和研究限制的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