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善量表的優先順序:(1)主要的問題,如:隨機測量誤差、練習效應:; (2) 可以更符合臨床需求,如:施測時間縮短。
2. 注意力測驗設計想法:可以先把想法記錄下來,要如何進行/做什麼決定,可能需要更多實際經驗才能確定。
注意力測驗題庫設計想法:
把C-SDMT每個符號和數字有可能的排列組合都列題號,90秒內電腦還是可以隨機出題,個案有答的題目就呈現答對(1)或答錯(0)。雖然每個人答的題目/題數不同,但可以當成一個大型的作答反應矩陣處理,沒答的就當成"missing"。因為注意力測驗會看個案的反應時間,所以若要做IRT分析,可能要找可以分析「速度測驗」的Rasch model來處理。
老師comments: 正確率和作答反應時間為注意力表現之評量依據,本來就具有interval的性質,是否需要轉成ordinal,然後再轉回來interval?
3. 影響練習效應的因子很多,須找文獻確認。但樣本數太小可能無法做練習效應影響因子的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