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Item Response Theory vs. Rasch Measurement Theory


其中有提到Item Response Theory (IRT)和Rasch measurement Theory (RMT)的區別:
* IRT=statistical modeling psychometric paradigm
因為IRT分析是要找到一個最能夠解釋資料的數學模式,所以,當1參數模式無法充分解釋資料時,就擴充成2參數、3參數...這導致不同試題的ICC會交叉,試題難度無法定義。
* RMT=experimental psychometric paradigm
因為RMT分析是去檢視資料符合Rasch模式的程度,而符合Rasch模式才能成為有意義的測量。這樣的測量須符合幾個要點,如:測量客觀性(測驗獨立、樣本獨立)、等距分數等,該理論的ICC不交叉,試題難度得以定義。
Hobart這篇論文提及他們使用RMT分析ADAS-Cog (阿茲海默症認知評估工具),是因為他們把ADAS-Cog當成一個檢驗治療成效的outcome measure,所以,ADAS-Cog的分數需要有意義(Rasch score幾分代表會做甚麼項目,認知能力屬於低,中或高)。對他們而言,interval scale才能真正比較出治療前和治療後到底有沒有進步。
Hobart在以Rasch方法檢視BI和FIM individual-level responsiveness那篇論文中也一直鼓吹Rasch分析的優點,也提倡要使用Rasch分析將ordinal scale轉為interval sca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