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目前尚處於exploring的階段,所以,可能還是以多看paper為主吧!
目前有個蠻大的瓶頸,就是觀念似懂非懂,看paper常常會卡住,遇到很多技術層面的段落,也是有看沒有懂,跟之前一開始看Balance CAT發展論文(我第一篇看的CAT論文)的感覺蠻像的。
因為paper很多,我採取的方法是:找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如果有至少二篇論文的話,就先閱讀。可能光是這二篇就要看很久了!!
目前已經跟施慶麟老師約好每二星期skype討論一次,固定週三下午,希望自己可以越來越熟悉Rasch/IRT/CAT related methodology !
目前比較想探究的主題是" health state/index forming"(用Rasch相關方法),感覺好像最近蠻熱門的,以下是我找的二篇論文:
1. McTaggart-Cowan, H.M., J.E. Brazier, and A. Tsuchiya, Clustering Rasch results: A novel method for
develop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states for use in valuation studies. Value
in Health, 2010. 13(6): p. 787-795.
2. Mavranezouli, I., et al., Estimating a preference-based index from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Routine Evaluation-Outcome Measure (CORE-OM): valuation of CORE-6D. Med
Decis Making, 2013. 33(3): p.
381-95.
都蠻難讀的,但我盡量先從概念上去了解,也順便複習之前業太教的東西,不懂的再跟施慶麟老師請教。
looks good!
回覆刪除您目前「分類」的架構為何?
至少有二種架構:功能分類 或 技術(IRT 主要分析技術)
如果沒有分類,再選擇類別精讀,就容易見樹不見林。
謝謝老師的建議!
刪除我會把現在的分類架構和未來要分類的架構記錄在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