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tle改為(A)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ADL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2. 內容的呈現需考慮其目的,是投稿 or seminar or proposal。
3. 所列舉的IADL項目(medication use/housekeeping/shopping/social interaction)與後面所提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有出入。(將改為level of independence)
4. "construct" of measuring容易引起爭議,找其他較常用的名詞。
5. categories的說法不甚清楚。
6. searching strategies可再reivse,且不一定只找RCT study。
7. different items...., which may affect understanding IADL performance...(沒有說明清楚如何影響)
8. 是否真能做到across cultures,需再斟酌。
姿誼:
1. 治療順從度與職能治療的參與度,概念是否相同或是否有gap,思考如何整合。
2. 第三段: 一開始提接受OT服務的個案與家屬OTK程度偏低時,可先不提中風(一般說法),之後再以補充說明方式(如:中風個案)呈現。
Jenny:
1. Measure的呈現會讓人覺得是三個評估工具(10 items, 10 items, 10 items)。
2. Abbreviation的呈現: 考慮是否太長,或者是否真為"abbreviation"。
恩琦:
1. 思考是否真能確認哪些EF能力損傷而導致無法獨立生活。其後所提的"訂定合適的治療計畫"不確定是根據EF或者ADL來訂定。
2. 之前的EF工具是否未依據特定EF理論發展,此說法可能較難說服別人。
3. 評量工具縮寫:全名寫法需注意。有些寫法(如把schizophrenia獨立,以冒號與評量分開)可能讓人混淆。考慮是否放進schizophrenia,因可能會侷限工具使用的族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