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案通過(1分)的機率是P1,不通過(0分)的機率是P0,P0+P1=1。勝率(odds)=P1/P0,在Rasch模式下,odds=P1/P0=θ/b
假設A,B兩位個案接受同一項目(1)評估,則odds-A=θA/b1,
odds-B=θB/b1, 則A,B能力的比值為odds-A/Odds-B=θA/θB,
A,B能力的比值與題目的特性無關,這就是"客觀"。如果A的能力是B的兩倍,則A的勝率就是B的兩倍。
將odds取自然對數(log),則:
log(odds)=log(θ/b)=log(θ)-log(b)= θ- b,
假設A,B兩位個案接受同一項目(1)評估,則log(odds-A)=θA- b1,
log(odds-B)=θB- b1,兩者相減後,log(odds-A)-log(odds-B)=θA-θB
A,B能力的差距與題目的特性無關,這就是"客觀"。因勝率比已經確定,A和B的差距(~logits)不會隨A或B能力變化改變,這就是"等距"。
將再請教業太。
恩琦:
1. BI有ceiling effects的限制,若要去除滿分的個案探討FDT的生態效度,樣本數要多一些。
2. 驗證convergent validity太過薄弱,可用因素分析驗證construct validity。
佳苓:
1. floor/ceiling effects不代表變異不足。
2. 目前Y的分配還算在常態分配的可接受範圍,可用MDC/MID分組個案的改變=>ordinal regression anlysis。
Jenny: FAI單一變項對於SSQOL提供多少比例的解釋變異量?可將Pearson r平方,就可知單一變項的解釋變異量比例。
姿誼:
1. 可再斟酌如何定義同質性。
2. SCI個案認為OT不重要須有依據。
3. 個案理解OT就一定會配合,或不理解就會不配合嗎?不是絕對,有可能理解後仍然不配合,或不理解一樣配合。但目前的假設是越理解,越能跟OT達成共識,越可以配合OT的治療。
why 「A,B能力的比值與題目的特性無關,這就是"客觀"。」?
回覆刪除客觀: A或B的能力可以用同一個"單位"去表示,各有一個確定的數值,不會隨外在的因素(如:不同的題目)影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