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系所/老師
|
課程簡介
|
教學內容
|
時間
|
想法
|
心理實驗法上
(心理系吳瑞屯)
|
本課程之特色是企圖把實驗心理學及相關重要發展串成脈絡架構,並輔以每個重要發展階段的範例實驗,上學期的教學強調傳統實驗法的內容,並由淺入深,慢慢帶領學生接觸電腦。
|
1.實驗法的特點。混淆變項的處理。實驗設計簡介及入門。
2.實驗心理學的演化鳥瞰。 3.電腦的演變與使用中文電腦從事心理學實驗與資料分析之入門。 以刺激洗牌(隨機程序)為例練習寫簡單的電腦程式(非必要)。 4.心理物理學研究之介紹與範例實驗。 絕對閾、差異閾的調整法與定值刺激法實作。 近代心理物學:比率產生法實作。 高層認知的影響:信號偵測論實驗實作。 度量法濫觴:配對比較法則實驗與資料分析。(附電腦程式練習) 5.感覺知覺研究之介紹。 |
二678
|
入門課程
,會選擇博二整學年先上此門課程(心理學實驗法上下)。 |
認知神經科學導論(職治系吳建德)
|
簡介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並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方法研究大腦的認知功能相關的神經機制,並希望藉此刺激學生在拓展職能治療的研究領域的思考上多一個維度。
|
1.基本的認知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基礎知識
2.相關基礎神經生理學 3.基礎人類認知功能的相關神經機制 |
四56
|
認知神經科學,比較進階的課程,期刊報告也需報告一些心理實驗設計。上完心理學實驗法後再考慮是否上此堂課。
|
認知科學
(心理所梁庚辰)
|
本課程將針對認知科學中的(I)方法學與哲學背景,(II)訊息的收錄歷程,(III)訊息的認知處理,(IV)訊息的語言表徵等四個重要層面加以闡述。
|
1. Overview and
Methodology (I)
2. Nature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Realism (I) 3. Philosophy of Mind (I) 4. Consciousness (I) 5. Learning & Memory (III) 6. Vision (II) 7. Decision Making (III) 8. Perception and Attention (II) 9. Music Perception (II) 10. Speech Perception (II) 11. Semantic Network (IV) 12. Thinking for Speaking & Linguistic Relativity(IV) 13. Embodied Cognition (IV) 14. Cognitive Development (III) 15. AI & Computational Modeling (IV) 16. Emotion & Social Cognition (III) 17. Law and Moral Decision (III) |
五567
|
進階的認知相關課程。上完心理學實驗法後再考慮是否上此堂課。
|
臨床神經科學
(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學程邱銘章)
|
本課程係為碩士班學生設計的臨床神經精神科學入門課程。由於學生背景不同,本課程將透過對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相關的知識作介紹,及引用實際案例做示範,協助學生對神經精神疾病的認識,及瞭解常用的臨床檢查,與目前在研究上的趨勢及挑戰。
|
1.臨床神經精神疾病常用的腦部檢查
2.重要神經疾病的臨床表現與生理病理機轉 3.重要精神疾病的臨床表現與生理病理機轉 4.初步瞭解如何進行神經精神疾病的臨床研究,及目前研究上之挑戰 |
三34
|
很實用的課程,與臨床相關,但會與Matlab衝堂。因為很實用,將列為明年必修之課程。
|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認知相關課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