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10/24討論記錄

Balance short form論文:
1. 主題句與結尾句要避免循環論述。
2. 內在反應性除了看改變在統計上是否有顯著,也看大小。
3. 外在反應性:利用外在效標評估工具作反應性的檢視,如:入院到出院BI和MO-STREAM的變化(即basic ADL和mobility的變化)被視為臨床上重要的改變,以此變化來檢視HBSF是否有潛力將臨床人員認為重要的改變表現出來。
*論文需將此論點完整敘述
4. 確認自己對內在反應性和外在反應性的概念是否清楚,對他人寫的論文要有批判的能力。
5. 參考其他篇反應性文章,增加其他的論點。

架構圖:
1. 修正概念:
(1) 醫病關係的建立是長期的。
(2) 治療師提供職能治療及中風知識的目的:改善病患不正確的治療需求及期待,以提升病患的順從度。
(3) 病患的職能治療與中風知識是否提升,需藉由評估來確認。
2. 美工繪圖:
(1) 多參考他人的海報,練習美工技巧。
(2) 若自己的能力不足,可找人幫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