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要點:
1. 結果/討論要寫清楚,避免混淆。
(1) FMA上肢關節疼痛與3個SSQOL層面沒有顯著相關,要寫出來。
(2) 決定好要用統計顯著或相關程度呈現結果。使用相關程度比較有意義。
(3) ...與SSQOL部分層面相似,應把層面寫出來。
(4) FMA上肢關節疼痛總分對於SSQOL 9個層面分數的影響已被...的分數所解釋,應再白話,一般人不了解。
(5) 不同迴歸模型代表甚麼並不清楚。
2. 結語要能連貫之前所提的結果論述。
(1) 上肢關節疼痛未能列入最終迴歸模型,與建議以不同迴歸模型驗證無法連貫,也不宜為結語。
3. 前言和方法(如何做分析)不要放在一起寫。
4. 前言的重點要和論文題目一致。
(1) 前言強調"initial severity"這個variable預測上肢動作恢復情況不恰當,但題目為"predicting motor recovery potential of stroke inpatients with severe upper extermity impairment"。
5. 描述分類時要確定好分類方法再呈現。
寫作以外:
1. 區辨的概念: between individauls
* evaluative: responsiveness, pretest-posttest (within individual)
2. 為何要發展區辨型的執行功能評估工具?目前的工具是否有區辨不足的問題? 區辨力好的工具具有甚麼優點=>rationale of study
3. 思考職業重建的相關資訊與OTK的關聯性,職能治療在職業重建的角色需在教材中突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