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幾次研討會後,
我發現自己在他人問題的回覆方面,
仍有待加強,
尤其是對他人問題的釐清。
別人問問題後,可能要再進一步確認他的問題在哪裡。
所以,或許仔細聆聽問題後,重述別人的意思,
確認他的問題是不是如此之後,再作回答。
再來,可能需要加強的是自己的專業知識及表達能力,
希望能夠深入淺出,讓人理解。
下次的研討會應該會準備個備忘錄,
提醒自己好好聽清楚/回覆別人的問題。
這次的學會研討會有不少交流!
首先,是跟自己好久不見的大學直屬學妹敘舊,
知道她對評量也有興趣,
有點想繼續深究,
但因為已有家庭(在中部),
所以鼓勵她報考台中教育大學的教育測驗研究所博士班看看。
另外,還有位慈濟的治療師在我報告之後特別詢問Rasch分析,
他提及之前看過老師STREAM那篇多向度Rasch驗證的論文,
好像還蠻有興趣的樣子。
他提到希望可以用Rasch分析題目看看,
另外,也想說不知道能不能把評估資料電腦化,
或許就是跟目前的e化病歷一樣吧!
同時,他也提到了"希望評估可以不用評一大堆項目"這個需求。
目前就先告知他"中風病人電腦適性測驗" ,
請他先試用看看,
之後,應該也會再e-mail給他相關的論文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